2007年7月9日星期一

广东mm煲汤宝典(3)

==汤谱==

(续上)
二,鱼类

· 章鱼

性味:甘咸、平、无毒。
归经:入肝、脾、肾。
功效:养血、益气、收敛,生肌。
主治:血气虚弱,久疮溃烂。

验方参考与药膳:
1、章鱼100克,花生米50克,大枣5枚,同煮汤食用,有补益气血作用。
2、章鱼,用油、盐、姜、醋炒熟食用,亦有补益气血作用,可作为身体虚弱、气血不足者的调养之品。
3、章鱼100克,猪前蹄一对,花生米50克,同煮汤食用,可治妇女产后乳少或无乳,老人体虚。
4、章鱼捣烂,调少量冰片敷患处,治痈疽肿毒。

· 鳙鱼(大头鱼)

性味:甘、温、无毒。
归经:入胃。
功效:暖胃,祛头眩,益脑髓。
说明:鳙鱼,又名大头鱼、胖头鱼、花鲢、黑鲢、黄鲢,与链鱼大致相似,鳙鱼多食发疮疥。

验方参考与药膳:

川芎白芷蒸鱼头:鳙鱼头一只,破开切块,川芎3-10克,白芷5-10克,水、食盐适量,同蒸熟,食肉喝汤,有祛风止痛,活血行气作用。可治男女头风痛,眩晕,风湿痹痛等症。

· 鲈鱼

性味:甘、淡、平、无毒。
归经:入肝、脾、肾。
功效:补五脏、益筋骨,和肠胃,治水气,安胎补中,并可作养生保健的滋补食品。
主治:慢性肠炎,慢性肾炎,习惯性流产,妊娠期浮肿,产后乳汁缺乏,手术后伤口难愈合,小儿消化不良等症。
说明:鲈鱼,又名四鳃鱼、真鲈,是近岸浅海肉食性鱼类,喜栖息河口淡水处,亦可生活于淡水中。鲈鱼不仅味道鲜美,风味极佳,而且营养丰富,又能养生治病,是中国四大名鱼之一。鲈鱼鳃有止咳化痰作用,可治小儿百日咳和老年慢性气管炎。

验方参考与药膳:
1、鲈鱼鳃不洗晒干,水煎服;或焙黄研末开水冲服,每次用鳃一个,每日两次,治小儿百日咳。
2、鲜鲈鱼肉50克,牡蛎20克,陈皮10克,同煮汤食用,治小儿疳积、消瘦。
3、鲈鱼肉,与生姜、香葱煮汤食用,可治小儿消化不良。
4、鲈鱼肉50克,白术15克,陈皮10克,同煮汤食用,可治脾虚泄泻,慢性胃痛。
5、北芪蒸鲈鱼:鲈鱼500克一条去鳞、鳃及肠杂,北芪30-50克,食盐、水适量,同蒸熟食用。有补中益气,健胃,生肌,安胎,利水作用。适用于手术后伤口难愈合,小儿消化不良,妊娠水肿,胎动不安等症。

· 鲫鱼

性味:甘、平温、无毒。
归经:入胃、肾。
功效:和中补虚,除湿利水,补虚赢,温胃进食,温中下气。
主治:水肿,乳闭,肠癖泻痢,胃弱不思食。
说明:鲫鱼性平,有消肿利水通乳之功,一般作煮汤淡有效;若煎炸食之,则性热而又失去上述作用。

验方参考与药膳:

1、鲜鲫鱼(去鳞、鳃及内脏,下同),清炖食,或加黄豆芽或通草同煮汤食,治乳少。
2、鲜鲫鱼,煮赤小豆食之,消水肿。
3、鲜鲫鱼500克去鳞内脏,赤小豆30克,或加冬瓜皮,再煮汤,煮熟一次食完(忌盐),治肝硬化腹水。
4、鲜鲫鱼四两去鳞内脏,冬瓜皮60至120克,同煮汤服食,治气郁不舒之水臌(周身浮肿)。
5、鲫鱼两条,豆腐250克,同煮汤服食,于麻疹出齐时清热用。
6、鲜鲫鱼加红糖炖服,连服数次,治久咳。
7、鲜鲫鱼一条,生山药30克,加食盐少许,捣烂如泥敷患处,治乳疮、乳癌初起及一切恶疮、臁疮,贴数次可愈。
8、鲫鱼羹:大鲫鱼1000克,鱼腹内装入陈皮、缩砂仁、毕芨、胡椒各10克,大蒜2头,泡辣椒10克,食盐、葱、酱油适量,将鲫鱼入油锅内煎煮熟,加入适量水,用小火炖煮成羹即成,空腹食用。有醒脾暖胃作用。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,慢性痢疾等症。
9、砂仁蒸鲫鱼:砂仁5克研末,与油盐拌匀塞入250克左右的鲜鲫鱼鱼腹内,蒸熟食用。有健脾开胃,利湿止呕,安胎利水作用。适用于妊娠呕吐,胎动不安。
10、鲫鱼糯米粥:鲜鲫鱼1~2条,煮汤,捞出鱼肉,糯米100克放入鱼汤中煮粥食用。鱼肉亦可同时服食。有养阴利水,和胃消肿作用。适用于食欲不振,病后体虚,小便不利,下肢浮肿等症。
11、姜橘椒鱼羹:鲫鱼一条(重250克),鱼腹内塞入生姜片30克,橘皮10克,胡椒末3克,水适量,用小火煨熟,加食盐调味,空腹服食。可治胃寒腹痛,食欲不振,口淡无味,消化不良,虚弱乏力等症。
12、清蒸茶鲫鱼:鲫鱼500克,留鳞,鱼腹内塞满绿茶叶,蒸熟服食(不加盐)有补虚弱、止消渴作用,适用于热性虚弱病或糖尿病之患者食用。
13、花生炖鲫鱼汤:鲫鱼肉200克,花生米100克,同煮汤,用少量食盐调味食用。适用于脾胃失调,营养不良,咳嗽痰喘,产生乳汁缺乏等症。
14、红枣炖鲫鱼:鲫鱼肉200克,红枣20克,蒸熟食用。有补中益气,治消渴作用。适用于病后体虚,过敏性紫斑,糖尿病等症。
15、全樱子鲫鱼汤:鲫鱼肉250克,全樱子30克,同煮汤,用油盐调味食用。有健脾补虚,固精止泄作用。适用于肾虚遗精,脾虚多汗等症

没有评论: